治理现代化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赋能与进阶向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

    王晓广;丁慧;

    “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新命题,彰显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在此视域下审视国家治理现代化,旨在挖掘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智慧,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路径。“第二个结合”的深刻意蕴与价值指引为国家治理的文化认同、文化资源、治理理念等方面进行文化赋能,并从强化组织力、提升领导力、增强协同力等三个不同向度,进一步拓展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夯实长治久安与持续发展的治理根基,构筑稳固且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2025年05期 v.41;No.305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政党治理与党的建设

  • 系统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理论阐释

    宋建;张振;

    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是一个系统范畴,通过建构包含价值论、结构论、功能论、环境论与过程论在内的综合认识体系,有助于为理解党的领导制度提供清晰且完整的框架。在价值论意义上,党的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化产物,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政党学、制度学的本质理念;在结构论意义上,其涉及领导主体、客体、载体等基本维度,具有丰富多元、层次分明的体系内容;在功能论意义上,其既具有一般制度的优势,也具有边界明确、决策科学和方式优化等特殊功能效用;在环境论意义上,其常受制于宏观制度情境、中观政治变量与微观行动主体,构成其生成与运行的生态场域;在过程论意义上,其在遵循一般制度变迁规律的同时,不可避免受到“关键节点”“路径依赖”“正向反馈”等因素影响,从而塑造了独特的演进特征。上述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全面认知框架,有助于为理解“中国之治”提供解码路径。

    2025年05期 v.41;No.305 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经济治理与经济建设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机制及国际经验

    刘国斌;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紧密相关。文章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的理论逻辑分析,明确了二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机制以及国际经验启示,并提出了相关驱动策略。研究发现:要素禀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前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基础,技术创新是动力,区际要素流动是重点,新质生产力赋能是核心,绿色低碳发展是保障。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机制包括市场作用机制、技术引领机制、产业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政府支撑机制。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策略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农业产业升级带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农业绿色生产力赋能为关键驱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促进农业要素资源创新性配置,加快人才培养,积极促进农业组织创新,进而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5年05期 v.41;No.305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政府治理与政治建设

  •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利益问题研究

    景立辰;张骥;尹思聪;

    人类命运共同体亦是利益共同体。国际社会中的矛盾与斗争都是围绕利益问题展开的,利益问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利益问题主要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文化利益和生态利益等问题。增进和实现人类共同利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与目标。人类最大的共同利益是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坚持的原则是公平与正义、自由与民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实践路径是主权平等、合作共赢、协商对话、多边主义、法治保障等。由于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利益需求与核心利益,这就需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本国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通过办好自己国家的事情来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本国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自觉以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直以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为己任,为实现人类共同利益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025年05期 v.41;No.305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 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集体行动困境及化解策略——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的分析

    刘娟;

    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关键,但实践中常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研究发现,当前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集体行动面临协商、违约、分配与安全四重困境:话语权不对称导致部门间权责利失衡,数据排他性与专用性加剧了违约风险,成本沉没性与绩效模糊性削弱了共享激励,数据非竞争性与可复制性则引发安全隐患。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下,共享集体行动困境是部门在多重利益博弈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纵向层级博弈中,下级政府将消极共享视为“最优解”;条块分割下,双重领导加剧了部门利益分化;部门间数据利益博弈催生了“隐匿式共谋”行为。为破解困境,应构建激励相容机制以增强共享动力,强化平台赋能机制以提升技术与制度协同,明晰权责利边界以规范共享治理,建立信任机制以促进部门间合作文化。

    2025年05期 v.41;No.305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文化治理与文化建设

  • 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现实语境、时代意义与实现路径

    肖伟光;欧瑞;

    当前,信息化深刻改变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舆论生态、拓展文化业态,给文化领域治理带来全新课题。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是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及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迫切需要,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的提升,需从认识和总结文化发展规律、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搭建文化领域多主体协同治理范式、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方面持续努力。

    2025年05期 v.41;No.305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发展定位与目标转向

    李翌萱;原珂;

    人口老龄化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并将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发生相互影响、适应和建构。老年人社会参与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行动框架体系不断调整演化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配。从倡导鼓励部分老年人群体发挥余热到培育发展全体老年人积极广泛的社会参与,从实践内容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更强调保障老年人发展,国家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价值发挥定位也由个体性的发光发热发展成为整体性的长寿红利。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中,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路,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实现更为积极与全面的现代化转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银发力量”。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主体性,加强银发经济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引领性,挖掘养老服务内生性要素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带动性,成为当下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进行现代化战略配置和政策目标设定的有效切入点。

    2025年05期 v.41;No.305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制度性集体行动视域下乡村振兴合作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国企带镇村”探索与实践的分析

    李若凡;何得桂;

    合作治理效能关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的成色。基于权力分散化、资源碎片化和职能条块化的治理情势,乡村振兴主体可能出于部门主义,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并引发集体行动困境。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视域下,为提升协同效能,乡村振兴的合作主体基于合作风险、交易成本和合作收益的统筹考虑,持续强化合作意愿,从而形成嵌入式、契约式、委托授权式和强制授权式四种合作机制。“国企带镇村”的案例实践表明,要融合共同缔造的合作机制、正式权威的制度机制、关系紧密的网络机制以及利益联结的动力机制,以构建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合作治理复合机制。该复合机制通过吸纳高度权威的行政主体、增加合作方的参与数量和提升主体的异质性程度,致力于降低交易成本、弱化合作风险和提升合作收益,驱动乡村振兴的制度性集体行动。

    2025年05期 v.41;No.305 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 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面源污染减排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

    高玉强;张琦;王子帅;

    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纳入分析框架,以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为例,选取2009—2020年我国262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面源污染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指标还是分指标看,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均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水平,其核心作用机制在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具体表现为:第一,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有效扩大了农产品耕种规模,充分释放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增长潜力。第二,绿色农业补贴政策促进农业技术的迭代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总量。第三,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推动种植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另外,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河流密度小、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减污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应持续推进和完善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技术迭代升级,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减污效应,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5期 v.41;No.305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治理现代化研究》入选“2025 BIBF精品期刊展”推荐期刊

    <正>近日,在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期刊协会组织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2025 BIBF精品期刊展”上,《治理现代化研究》成功入选推荐期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国际第二大书展,也是亚洲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书展。本届图壟?博会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共吸引了80个国家和地区的1 700多家展商参展。“2025 BIBF精品期刊展”是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精品出版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多角度展示了当代期刊的优秀成果。

    2025年05期 v.41;No.30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治理现代化研究》稿件格式

    本刊编辑部;

    <正>一、篇名:篇名力求简洁、醒目,能够概括稿件主旨,一般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二、作者信息:来稿篇名下面标示作者署名及所在单位全称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或县(市、区)的地名、邮政编码,首页地脚处提供作者详细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等。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作者须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因提供虚假信息或者发生署名争议造成的后果,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本刊不负任何责任并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2025年05期 v.41;No.30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