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强;张琦;王子帅;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纳入分析框架,以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为例,选取2009—2020年我国262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面源污染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指标还是分指标看,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均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水平,其核心作用机制在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具体表现为:第一,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有效扩大了农产品耕种规模,充分释放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增长潜力。第二,绿色农业补贴政策促进农业技术的迭代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总量。第三,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推动种植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另外,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河流密度小、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减污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应持续推进和完善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技术迭代升级,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减污效应,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5期 v.41;No.305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